哈尔滨型煤是一种由粉煤等原料经过加工制成的具有一定形状和性能的煤制品,其原料选择有诸多讲究,具体如下:
煤种的选择
发热量:为保证型煤燃烧能提供足够的热量,应优先选择发热量高的煤种,如无烟煤、贫煤等,它们的固定碳含量高,挥发分相对较低,燃烧时能释放出大量的热量,适用于工业锅炉、民用取暖等对热量需求较大的场景。
粘结性:粘结性是影响型煤成型和强度的重要因素。对于需要较好成型效果和强度的型煤,可选择具有一定粘结性的烟煤。但粘结性过强可能会导致型煤在燃烧过程中出现结焦现象,影响燃烧效率和设备运行,因此要根据具体需求和工艺控制粘结性的程度。
挥发分:挥发分含量会影响型煤的燃烧速度和燃烧稳定性。一般来说,挥发分适中的煤种较为合适,挥发分过高,型煤在燃烧初期会快速释放大量可燃气体,可能导致燃烧不稳定甚至出现爆燃现象;挥发分过低,燃烧速度慢,热量释放不充分。
添加剂的选择
粘结剂:为提高型煤的成型率和强度,常需添加粘结剂。有机粘结剂如煤焦油、沥青等,粘结效果好,能显著提高型煤的强度和防水性能,但成本较高,且可能会增加型煤的灰分和硫分;无机粘结剂如石灰、水泥等,成本较低,来源广泛,但可能会降低型煤的发热量,且对型煤的防水性能有一定影响。此外,还有一些复合粘结剂,综合了有机和无机粘结剂的优点,能在一定程度上优化型煤的性能。
固硫剂:为减少型煤燃烧过程中二氧化硫的排放,可添加固硫剂。常用的固硫剂有石灰石、白云石等,它们在高温下能与二氧化硫发生反应,将硫固定在灰渣中,从而降低二氧化硫的排放量,达到环保要求。
助燃剂:助燃剂可以提高型煤的燃烧效率,使燃烧更加充分。一些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铁、氧化铜等,以及一些有机化合物都可作为助燃剂。助燃剂能降低燃烧反应的活化能,促进煤的氧化反应,提高燃烧速度和燃尽率,减少不完全燃烧损失。
其他原料的选择
水分:原料中的水分含量对型煤的成型和质量有重要影响。水分过低,煤粒之间的润滑作用不足,型煤成型困难,且容易出现裂纹和破碎;水分过高,会使型煤在干燥和固化过程中产生较大的收缩应力,导致型煤变形、开裂,同时还会影响型煤的燃烧性能,降低发热量。一般来说,原料的水分含量控制在8%-12%较为适宜。
粒度:煤粒的粒度分布直接影响型煤的孔隙结构和强度。通常,采用不同粒度的煤粒进行合理搭配,如粗粒煤(2-5mm)、中粒煤(0.5-2mm)和细粒煤(小于0.5mm)按一定比例混合,能使煤粒之间相互填充,形成较为密实的结构,提高型煤的强度和稳定性。同时,合适的粒度分布还能改善型煤的透气性和燃烧性能。